English

由实验室科研人员牵头编制的《全球典型湖泊生态环境状况》正式发布


湖泊是地球表层重要的淡水资源库,对保持生态系统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在过去一个世纪,全球气温升高导致大气降水、冰雪融水和湖面蒸发空间差异加剧,湖泊蓄水量变化呈现高度的不确定性。与此同时,人类社会用水量的增加以及高强度农业活动向河湖水系排泄大量氮、磷和农药等污染物,极大影响着湖泊的生态环境状况。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中的11项都与陆地水资源、水环境有关。其中,“SDG6: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聚焦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三个方面,与湖泊生态环境状况的关系最为密切。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在科技部和财政部的支持下,国家遥感中心持续开展全球及区域生态环境遥感专题产品研发及分析研究,并连续10年向国内外发布《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   

受国家遥感中心委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张奇研究员牵头的《全球典型湖泊生态环境状况》是2021年发布的四份年度报告之一。该报告以全球最大水体范围大于500 km2的自然湖泊为研究对象,利用多源卫星遥感数据生产了2000—2020年197个典型湖泊的面积-水位-水量产品和161个典型湖泊的藻华暴发面积和频率时间序列产品。   

研究发现,2000年以来,全球197个面积500 km2以上的自然湖泊净蓄水量总体呈增加趋势,其中174个湖泊水位上升,青藏高原内流区的湖泊群水位上升最为明显。与此同时,受气候变化和人类生产活动双重影响,中亚和非洲等干旱地区以及高需水地区的部分湖泊出现快速萎缩现象,水资源缺口较大,严重制约了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

 

2000—2020年全球500 km2以上湖泊水位与水量变化速率   

近20年,全球藻华暴发的湖泊数量呈上升趋势。70个藻华暴发的湖泊中,北美洲和亚洲数量居多,气温条件适宜的温带和热带地区比例最高。藻华最大暴发面积呈增长趋势,亚洲增长最明显。近年来,我国政府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理念,不断加强对湖泊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力度,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全球典型湖泊藻华暴发情况   

《全球典型湖泊生态环境状况》评估了全球典型湖泊分布格局、水文特征和藻华暴发的变化趋势,并揭示了其发生、发展的驱动因素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可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和信息支撑。2021年12月20日,《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21年度报告》正式发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科技日报和新华网等媒体参加了发布会。

发布会在新闻联播上报道   

本次发布的报告及数据集产品可通过国家遥感中心网站(http://www.nrscc.most.cn/)和国家综合地球观测数据共享平台(http://www.chinageoss.cn/geoarc)下载。

 

报告编写组如下:   

组长:张 奇   

责任专家:杨桂山   

成员:段洪涛 宋春桥 谭志强 陈探 马金戈 罗双晓 詹鹏飞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