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长江经济带岸线资源调查与评估取得重要进展


岸线资源是一定范围水域和陆域空间结合的国土资源。长江岸线既是港口、产业及城镇布局的重要载体,也是长江的生态屏障和污染物入江的最后防线。作为整个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环节,岸线资源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功能,是长江水生态修复和绿色生态廊道建设的关键所在。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座谈会上鲜明指出长江经济带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优化已有岸线使用效率,把水安全、防洪、治污、港岸、交通、景观等融为一体,抓紧解决沿江工业、港口岸线无序发展的问题”;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湖北宜昌和荆州、湖南岳阳等地考察了沿岸企业搬迁、码头整治、护岸工程及湿地修复情况,强调“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艰巨任务,也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   

针对长江生态修复的重大科技需求,中国科学院于2017年部署启动了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重点项目“长江经济带岸线资源调查与评估”(KFJ-STS-ZDTP-011),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牵头、段学军研究员担任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湖北大学等单位参与。项目实施以来,项目组采用高分辨率遥感,结合野外科学考察和现场监测,获得了长江干流(宜宾以下)岸线自然本底、资源条件、利用现状的系统数据,首次界定、划分了长江自然岸线的类型并摸清了面积1公顷以上的湿地空间分布现状,调查和评估了长江中下游(三峡库区至长江口)滨岸水环境与水生态状况,完成了长江“三生岸线”(生态岸线、生产岸线、生活岸线)划定并初步形成岸线管控红线划定方案,综合研究并揭示了长江岸线生态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长江岸线修复与保护的对策建议。   



附件